有的家长反馈说,她的孩子现在上初中,一回到家,就喜欢躲进自己屋子里不出来,房门紧闭。
孩子在里面干什么,这位妈妈也不知道。
她试过静悄悄地在门外听着,但是听不到什么动静;
有那么几次,她故意装作去孩子屋里找他说话,离开时故意把房间门敞开着。
结果刚走一会儿,孩子就又把门给关上了。
后来这样做的次数多了,孩子干脆就把房门直接反锁上了。
01 关门“风波”
这可把这位妈妈气坏了,她上前就去呵斥孩子,命令他以后不许再把房门关上了。
可是青春期的孩子哪肯作罢。
于是,两个人为这事不断争执。
尽管,爸爸跑来做“和事佬”,告诉两个人各让一步, 别为这种小事闹不合。
可是直脾气的妈妈,就是放不下这件事,越想越气。
创芮心理的咨询师曾问过她: “您说越想越气,死活放不下,是觉得孩子把房门关上这件事,哪里做错了吗?” 这位妈妈一时也回答不上来。
过一会儿,她略带悲伤的语气讲: “我其实就是想知道孩子在里面干什么。这是关心他,又不是害他,为什么他就是不理解我呢?” 她继续说: “这几年,孩子放学回家后,大部分时间都在自己屋里呆着,来找她说话的时间也明显变少,感觉亲子之间好像有距离感了,被那个门给隔开了一样。” 她回想起孩子小的时候,放学一回家就去找妈妈,兴奋地问妈妈今天吃什么,今天学校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同学讲了一个什么好玩的笑话。
想到这些,这位妈妈就更是难受了。
02 失去掌控的焦虑
咨询师告诉她,她对孩子关房门这件事这么充满执念,其实是来源于她想要掌控一切的行为倾向。
当孩子关上房门后,这位妈妈就不知道孩子一个人在房间里做什么了。
这就让她失去了这种掌控感,人就开始焦虑起来,胡思乱想。
想着孩子会不会是在学校遇到什么事了?
会不会是和网上的陌生人网恋了?
或者是背着父母做什么坏事?
这种失去掌控感带来的焦虑,很是折磨人,就会让她对孩子关房门这件事,产生巨大的愤怒和执念。
03 对分离的恐惧
还有一些家长,他们对孩子关上房门这一行为的反感,不是来源于失去掌控的焦虑,而是担忧孩子因为长大而与父母渐行渐远。
正如英国心理学家西尔维娅·克莱尔所说: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唯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孩子的成长,意味着他的自我意识与独立自主的能力开始迅速发展。
此时的他,由原来的依附于父母,逐渐过度到独立自主;
由原来的有什么事都和父母讲,变成有选择性地和父母说;
从倾向于讨父母的喜欢,过渡到渴望得到同龄人的赞赏;
成长所带来的这一系列的改变,都意味着孩子准备迈向成年,独立生活,不会再像小时候那样依恋父母,陪在父母身边。
这种改变,有时会激起一些家长对孩子即将独立生活而感到恐惧。
04 尊重隐私,给予空间
说回到孩子。
他们之所以喜欢关上房门,未必是因为在房间里做什么坏事,只是因为他们长大了。
因为孩子到了一定年龄阶段,他开始注重自己的隐私了。
而且,关上房门,不是为了把家长拒之门外,而是为了能有一个,不被打扰的独处空间。
至于说,家长觉得孩子现在喜欢一个人呆在屋子里,和大人交流得少了。
其实,只要不是因为亲子之间有矛盾,孩子刻意为之。
那么,家长就没必要过多去担心和干涉。
因为到了青春期,孩子的主要依恋对象,会逐渐从父母过度到同龄人身上。
你想想看,他在学校把想说的话都和同学说完了,
回到家,自然也就没那么多话要去说了。
更何况,他追的那些剧,喜欢的明星,平时玩的游戏,家长一概都不懂,可能还抱有反对的意见。
孩子又能怎么去和家长多说话呢?
自然是孩子和你说话没以前那么频繁了,其实这也是正常的现象。
所以建议各位家长,别去和孩子因为这个事吵。
▶ 联 系 人:孙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