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青少年叛逆? 青春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介于儿童和成人之间的青春期。这一阶段,青少年和父母的角色都在发生变化。因此,对于自我独立的追求欲望非常强,很希望能够独立生活、自己决定自己的人生。 但偏偏这个时候,他们的体力、智力、经验,还不足以支撑他们对于自我独立的向往,所以他们会争取一切机会,去追求独立、自我决定,与父母或老师对抗,这会带给他们独立的快感。 一般来说,家长与老师往往是孩子叛逆对抗的主要对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此二者常常代表了孩子身边的权威角色。 在叛逆期内,随着青少年开始向成年人转变,会有一些心理和生理上的变化。为了适应这些变化,这个时期可能会出现一些行为偏差或者情绪不稳定。不过,我们都有稳定和不稳定的时期。它们是普遍的,不一定与任何特定的发展时期或经历联系在一起,但有时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成长。 叛逆期在心理状态上的表现会特别敏感,这其中自然有很多会影响情绪发展的因素。如果成年人不了解孩子表现的潜在原因,他们往往会给予批评而不是更多的关心,这是青少年压力和伤害的一个主要来源。 但是大部分的反抗来自于对约束和限制的反抗。青少年面临的不仅仅是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约束,还有周围成年人构筑的各种限制。但是叛逆期并不适合所有人。这在不同程度上与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和性格成长有关。 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正在努力成长,正是自我概念形成和思想启蒙的阶段,所以最容易受到影响,最需要别人对自己的认同和支持。但大多数人往往期望立竿见影的效果,采用绝对的压制,这不仅导致反抗,更重要的是激烈的反抗和犯罪。所以,面对青少年的叛逆,最重要的是不要因为孩子的叛逆行为就直接给孩子贴上叛逆期的标签。有时候孩子不像大人,也能很好的处理自己的情绪。作为父母,这时候需要多加注意,千万不要用责骂的方式来处理。如果他往自己的人生方向走,我们要以人生传递者的心情,看好他的成功;如果他跌入堕落的深渊,我们应该立即去那里,和他一起爬上来。总之,拿着传统的家长权威去抱怨别人,这不像一个成年人,反而像我们指责的青少年。 是什么导致了青少年叛逆问题? 任何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习各方面知识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建立独立的人格,也就是拥有脱离父母独自生活的能力。当孩子长到十几岁时,会自发地尝试尽快接近成人模式,比如不像以前那样依赖父母,想快速脱离与父母的联系。 这种超出心理年龄的要求和想法,通常会导致青少年的叛逆、反抗、不满、焦虑、不安等问题。这个时期也常被称为是青少年的叛逆期。虽然每个孩子、家长、家庭的情况都会略有不同,但有些建议还是可以帮助家长与叛逆少年相处的。 例如,父母可以作为他们的成年朋友与叛逆的青少年交流。大多数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都渴望被当作成年人对待,尤其是在与父母互动的模式上。所以父母和叛逆少年的关系一定是建立在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关爱的基础上的。尝试在一些家庭团体活动中进行放松的、不受控制的和非命令式的谈话,比如郊游、购物和晚餐。在这种与叛逆少年的友谊模式中,父母的倾听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帮他们解决问题或者回答他们所有的问题。它传达的更多的是父母对叛逆少年思想感情的关心。 其实叛逆的少年可以从自己的人生经历中更好的学习和成长。比如当他们不愿意积极面对学习的时候,就会遇到学习问题。当他们选择贫穷的朋友时,他们可能会受到影响,并陷入一些麻烦。当他们为了某种比赛不努力练习的时候,就会遇到比自己优秀的对手。这时候家长不要一味的批评孩子,最好采取鼓励和支持的态度。当然,如果是违反法律的事情,那就另当别论了。在孩子离家独立生活之前,他们需要大量的机会从失败和错误中学习成长。 如果家长觉得在这方面可以把握难相处的适当性,其实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吸收一些更专业有效的建议,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孩子在青少年叛逆期的情况。 总之,只有正确认识问题,合理解决问题,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 了解他们叛逆的生理和心理原因,然后接受他们的叛逆。包容、信任、支持和鼓励,是帮助叛逆儿童尽快走出叛逆的良策。 一个叛逆的孩子,就像一个用力扔向你的篮球。你后退一步,随着它的力量抓住它,这样你就可以把它牢牢地握在手中。如果你伸出手使劲抓,不仅没抓到,球还会进一步反弹,反而伤到自己。同理,会打球的都可能懂这个。 不管是什么样的孩子,平等、信任、理解、支持是最重要的。心理上,他们是平等对待的;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做出决定,并为自己的决定承担责任;理解并尊重他们的观点,支持他们的决定。 青少年叛逆行为的常见表现是什么? 一般来说,青春期的叛逆行为往往有以下常见表现: 1、渴望与强权对抗,以体现自身独立,彰显自己的实力,但内心又惧怕强权。 例:反抗父母、反抗老师、蔑视主流思想与文化。但很多时候又需要父母、老师的关心与帮助。 2、内心非常烦躁,没有明确目标,会感觉到迷茫。 3、极度渴望受到尊重,渴望隐私,渴望一切成人世界的东西。 例:自尊心极强、敏感,家长很容易触碰红线4、性格暴躁,不喜欢和家人、老师沟通,常常顶嘴。 5、上课不专心,容易走神,学习并不是他们的主心;6、想与众不同,所以喜欢奇装异服、有时做出的事,让大人们无法理解。 7、强烈的自我实现欲望,希望得到关注,希望成为众人关注的对象。 例:模仿一切“酷”的行为,比如奇装异服、抽烟、打架8、喜欢小群体,有自己的伙伴,会更看重团体接纳程度,比如朋友会不会喜欢和接受自己,有归属感的需要,如果没有得到,甚至会为小团体做出违反规则甚至犯法的事情,行为非常冲动,甚至会撒谎、逃学或者做更加偏激的行为。 9、攀比。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心理表现形式非常的多。当女孩进入青春期之后,由于相互攀比,会购买大量的东西。 10、挑战规则和权威。与父母、亲人的关系容易出现偏差,容易产生矛盾、冲突,有自己的主意,想证明自己是对的,不像之前乖巧懂事,有强烈的逆反心理。 11、梦想开始萌芽,开始思考自己将来要成为怎样的人。 青春期叛逆行为应该如何引导? 1、承认规律,尊重规律 承认中学生的心理叛逆是一种正常现象,就会用一个平和的心态来对待中学生的心理叛逆! 2、培养家长和教师的良好的教育观念 (1)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家长是孩子教育的主要责任人。市场经济环境下,家长不亲自参与孩子的教育是不行的。家长要关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环节,尤其是孩子个性发展、创新意识的开发。 家长要主动承担起对孩子的教育责任。比如学校以抓学习为主;家长以抓素质为主。 (2)要改变对孩子的评价标准 要转变观念,观念一变,做法自然就变。要懂得尊重孩子,欣赏他们的创新。尊重孩子的差异性。 (3)要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培养孩子学会爱父母,爱老师的品质; 培养感恩的心态、与人协作的能力、耐挫的能力、思维的能力。 |
|
CopyRight 2020-2023 郑州苏安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