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障碍都有哪些? 1、抑郁症 青少年抑郁症是一种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的心理病症。多是个人性格因素及较重的学业压力引起的,青少年抑郁现象应广泛引起家长的重视,若青少年抑郁症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后果不堪设想。 青少年抑郁症发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生物化学:一个人患有抑郁症时,大脑中往往有某些被称为神经递质的化学物质出现减少。人们认为,如果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两种神经递质之间不平衡,就可以导致抑郁症的病因。 (2)遗传因素:与许多其它疾病一样,抑郁症的病因往往在家族中集中出现。如果孪生子中有一人患抑郁症,那么另一个人在一生中患抑郁症的病因的可能性是70%。可是,在有明显抑郁症家族史的人中,许多人甚至在持续紧张的情况下也从来不得这种病。 (3)躯体疾病:许多躯体疾病和状况往往可以导致抑郁症的病因。这些症状可能是对躯体疾病的情绪反应或主观反应,也可能是这个人合并有需要治疗的抑郁症。悲观、自信心低、有不良的思维模式、过分烦恼或者感觉几乎无法控制生活事件的人是较容易发生抑郁症的病因。 (4)社会与环境因素:一些研究提示,不良生活事件,如离婚、重病或屡遭不幸,可导致抑郁症的病因。日常压力对我们的身体也有看不见的不良影响,事实上可以促成更大范围的疾病,包括心脏病、感冒和抑郁症。 2、焦虑症 焦虑症即通常所称的焦虑状态,全称为焦虑性神经病。焦虑症是指持续性精神紧张或发作性惊恐状态。青春期焦虑症是指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显现这种状态。 患上焦虑症的青少年,常常会出现以下症状: (1)躯体症状:患者紧张的同时往往会伴有自主神经功能亢进的表现,像心慌、气短、口干、出汗、颤抖、面色潮红等,有时还会有濒死感,心里面难受极了,觉得自己就要死掉了,严重时还会有失控感。 (2)情绪症状:患者感觉自己处于一种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恐惧、害怕、忧虑的内心体验中。紧张害怕什么呢?有些人可能会明确说出害怕的对象,也有些人可能说不清楚害怕什么,但就是觉得害怕(3)神经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心神不定、搓手顿足、踱来走去、小动作增多、注意力无法集中、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如此惶恐不安。 3、社交障碍 青少年社交障碍常常表现为回避交往、缺少朋友、攻击性强、情绪调节能力差等社交问题。 以下因素常常会导致孩子出现社交障碍: (1)家庭暴力 经历过家庭暴力的孩子,更容易表现出性格内向、不愿与他人沟通、回避交往等行为。澳大利亚一项针对21000名受访者的调查发现,2897名(13.80%)小时候经历过家庭冲突和攻击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身体问题,比他人有更少的社交圈。 (2)父母离异 父母离异有可能会导致青少年冷漠的性格,难以和其他人建立信任,难以与身边的朋友进行积极的互动。 有研究表明,离异会带给孩子长期的行为、认知和情感多个方面的改变,这会导致孩子不信任其他人,存在人际关系问题、难以与他人形成亲密的关系。 (3)家庭冲突 如果家庭氛围中充满攻击性和冲突,孩子的冲突管理能力会比较差,更容易与他人产生矛盾。研究表明,父母与孩子的冲突过多,二者之间的亲密关系过低,缺少对孩子的社会支持和肯定性互动,容易导致孩子与同龄人产生不良的同伴关系和更多的适应性问题。同时,家庭冲突过多,很可能给孩子的心理造成巨大压力,导致多种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暴躁、多疑、缺乏自信等,对孩子的生理健康发展也带来影响,如厌食、挑食、缺乏维生素等。 4、厌学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发展心理研究表明,学习活动是学龄儿童的主导活动,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儿童获取知识和智慧的根本手段。然而,有关调查发现:我国有46%的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33%的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明显的厌恶,真正对学习持积极态度的仅有21%。 出现青少年心理障碍后应该怎么办? 1、心理治疗在治疗青少年心理障碍,占据了重要的治疗效果和作用,通过心理疏导治疗和改善患者异常的情绪,从而可以明确的控制患者病情,还可以降低精神障碍带来的危害性存在,这种心理治疗方法对患者也是有着一定的效果。 2、对于一些情绪起伏较大的精神患者,应当采取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可以给予患者一种平静心态的效果。 3、精神心理障碍对青少年的损害特别严重,一旦患者发病,可以采取物理方法进行治疗,主要可以借助仪器设备来进行辅助性治疗,比如经颅刺激性治疗和阳光激光照射等治疗方法,这些方法都是能够改善青少年患者的病情,从而稳定患者的情绪,达到能够完善患者心理因素。 4、在饮食方面也是需要注视的,患者发病之后需要重视饮食调节,应当补充清淡且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粥类汤类食物均可以帮助患者的身心及精神方面得到一些恢复。青少年心理障碍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而且还会影响到精神及心理状态,对此可用上述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同时还要搭配药物,进行辅助性治疗,这样的话会让患者有一个快乐的成长过程,同时要给患者一个心里方面的安慰,减少语言方面的训导。 |
下一篇:情绪障碍 |
|
CopyRight 2020-2023 郑州苏安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